本报讯2000年京版图书订货会近日在重庆落下帷幕。此次会议订货码洋达7000万元,创历届京版图书订货会最高纪录。而与此同时,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基层书店从“前线”带回的图书销售形势上涨的消息——据悉,今年1—5月,80%的书店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15%—20%,这似乎预示着图书市场正从低谷开始回升。
从本次订货会的情况看,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:
——社科、科技、经济类图书稳步上升。此类图书近几年一直被看好,虽无单品种优势,但整体优势明显,丰富的品种,是书店追求的目标,也充分表现了读者口味的个性化。
——文艺、少儿类图书追求内在质量和原创作品。文艺、少儿类作品是近几年浮动和下滑较大的图书,原因众多,但此次会上表现出两种倾向,名著看重内在质量和品牌;原创小说受欢迎。文艺图书已由一般性的购买转为追求名著、名译、名编、名校、名设计。
——泡沫书遭到拒绝。各书店对某些出版社和所谓策划人积极炒作的书有所警惕,订货谨慎,普遍的反应是少进货,让读者去检验。
——素质教育图书有较大增长。伴随着一纸“减负”令,教辅类读物在书店有所下降,但填充这部分的是不带“素质教育”字样的素质教育图书,表现突出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配合“中学语文教学大纲”推出的一套“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”,20000套被一订而空。
——合理的定价、合适的规模、快速的反应等营销手段在图书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,特别是一些相对重复的品种,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,更需适应市场,运用营销因素和手段。图书市场已和其他商品市场逐渐接轨,“看不见”的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。